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中國詩學(《思想篇》《設計篇》《考據篇》《鑑賞篇》)(套裝全4冊)

  • 作者:黃永武 著
  •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0-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1116803

    頁數:1156

    印次:1

    印刷時間:2012-10-01


HK$182.3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講論古典詩歌的頂級作品,翻開它,細讀數行,就知道,它和其他同類書劃清了界線。它繼承了中國詩學的真正傳統,開創了中國詩歌欣賞的新境界,將現時的讀者和古典詩歌連繫起來。
   全書共4冊:《思想篇》《設計篇》《考據篇》《鑑賞篇》。
   《鑑賞篇》:
   自讀者的悟境、詩歌本身的詩境、詩者的心境三方面入手,引領讀者透過字義詮釋的層次、結構美感的層次、性向風格的層次、道德判斷的層次,直與作者的心弦發生生命的共振,進行「詩的完全鑑賞」。將通往詩歌的崎嶇小徑拓成平易大道,讀者可藉此走近詩歌,走向真正的詩歌鑑賞。《思想篇》 引領讀者探求詩者思想之淵流:儒、釋、道是其本源,但並非全部,鳥獸蟲魚、花木瓜果、江山美人,皆詩者思想原型,尋常卑微之物,一經入於詩人之眼,皆能著手成春,鑄就壯語偉詞。

   《設計篇》:
   引領讀者探求詩者匠心之妙,設計之巧:儘管詩心空靈倏忽、隱微玄妙,但是一首不朽的詩既經設計完成,便成一關節靈活、風韻萬千的美人。這種美往往可予分析:意象如何浮現、時空如何設計、如何濃凝字句以求密度、如何橫硬氣勢以求強度、音響之中藏著什麼奧秘、筆墨之外如何表現神韻……。本書以細密剖析的方法,講明這些美如何形成。讓抽象的美具體起來,讓隱微的美顯現出來,讓可以意會的,可以言傳。

   《考據篇》:
   究中國古詩真偽之辨。詩歌校勘、箋注方法禁忌、辨偽之法、研究古詩重要書目,有條不紊,敘述精詳,有志於窺望中國古典詩歌堂奧者、有志於著述者,不可錯過。
   四本書成一完整系統,是引領讀者一窺中國古詩神與美之堂奧的路標。
   本書初版於1976-1979年間,修訂新版於2008年。此次與大陸讀者見面的,是該著的修訂版。

   《思想篇》:
   引領讀者探求詩者思想之淵流:儒、釋、道是其本源,但並非全部,鳥獸蟲魚、花木瓜果、江山美人,皆詩者思想原型,尋常卑微之物,一經入於詩人之眼,皆能著手成春,鑄就壯語偉詞。

目錄

鑑賞篇
新增本序
自序——談詩的鑑賞角度
讀者的悟境
一、廣學識以明詩義
二、富歷練以察興會
三、諳作法以識匠心
四、知校讎以定是非
五、分平仄以辨格律
作品的詩境
(甲)從詩的內容上欣賞
一、顯示的內容
1.時空變化
2.時空交感
3.情景分寫
4.情景交融
5.情感改造空間
6.情感改造時間
7.情感改造理性
8.情感改造事物
二、潛藏的內容
1.象徵
2.影射
3.歧義
4.調侃
三、大傳統的內容
1.中國詩中植物世界的基型
2.中國詩中動物世界的基型
3.中國詩中礦物世界的基型
4.以用典為妙的傳統
5.以隱士為高的傳統
6.以遺民為尊的傳統
7.以同性友誼為義的傳統
8.以代作為樂的傳統
9.以貧病易動人的傳統
10.以擬古為雅的傳統
11.以懷古的題材引起共鳴的傳統
12.以奔迸呼號盡情宣洩的感情為不祥不壽的傳統
(乙)從詩的形式上欣賞
一、結構美的欣賞
1.承接的美
2.交綜的美
3.翻疊的美
4.對比的美
二、辭采美的欣賞
1.巧與拙各有其美
2.奇與常各有其美
3.濃與淡各有其美
4.雅與俗各有其美
5.剛與柔各有其美
6.藏與露各有其美
三、聲律美的欣賞
1.從句型上欣賞
2.從音節上欣賞
3.從拗救上欣賞
4.從諧律上欣賞
四、神韻美的欣賞
1.欣賞含蓄性的意境
2.欣賞聯想性的意境
3.欣賞改造性的意境
4.欣賞實感性的意境
5.欣賞感悟性的意境
6.欣賞新奇性的意境
7.欣賞無限性的意境
作者的心境
一、考查創作的年代可以推測當時的時事
二、考查創作的地點可以省察當地的情狀
三、考查作者的性向可以認識作品的風格
四、考查作者的交遊可以指證作品的疑竇
五、考查作者的際遇可以明白作品的背景
設計篇
新增本序
自序
談意象的浮現
一、將抽象的理論觀念,改作具體的圖畫的視覺意象
二、將靜態敘述的形象,改作動態演示的動作意象
三、加強各種感官意象的輔助,使意象鮮明逼真
四、故意將接納感官交綜運用,造成印象與感官間的錯綜移屬,使意象更活潑生新
五、將二個以上時空不同的獨立意象,用綰合、疊映、轉位等手法,連鎖起來,誕生新的風韻
六、集中心力去凝視細小的景物,予以極大的特寫,使景物因純淨孤立而變成突出的意象
七、把握物象的特徵,窮形盡相地誇大其特徵,可以使意象躍現出來
八、用各種陪襯的手法,烘托出懸殊的比例,使意象交相映發,倍加明顯
九、利用色彩學上的對比或混成,渲染成畫,強烈刺激觀者的視網
詩的時空設計
一、時間的漸蹙
二、時間的漸長
三、時間的速率
四、時間的改造
五、時間的壓縮
六、空間的擴張
七、空間的凝聚
八、空間的轉向
九、空間的深度
十、空間的改造
十一、空間的簡化
十二、時空的換位
十三、時空的融合
十四、時空的分設
十五、時空的交感
談詩的密度
一、一句數折,意象復迭,可促使詩意濃至
二、分作數層、層層入裡,造成層波迭瀾的境界
三、多用實字,使實物密集,足令語勁句健
四、用矛盾逆折的語法,使詩句警策
五、濃縮字面,使字字著實,無一虛設,如同百煉精鋼
六、用翻疊的手法,使原意之上又復迭一層新意
談詩的強度
一、壓縮的時空,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二、倒裝的字句,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三、拗救的音節,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四、迫促的韻腳,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五、激動的語氣,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六、嚴密的結構,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七、聯鎖的句法,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八、意外的寬對,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九、警策的硬語,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十、豐繁的含意,可以增加詩的強度
談詩的音響
一、韻腳的音響各有特色,可以將情感強調出來
二、韻腳的疏密與轉換,能烘托出不同的情節氣氛
三、藉著句型長短的變化,亦足以摹情寫物,表現意義
四、喉牙舌齒唇五音,自有高下洪纖的差別,須講究其興會與音響的諧合
五、平上去入四聲,音響的效果不同,各有其適宜表現的情緒
六、雙聲疊韻的配置,應該是細心經營地把握住事義物態的情狀
七、疊字的勝境,在於能達到「以聲摹境」的妙用
八、重複的節奏,能表現煩瑣忙碌、心煩慮亂、鋪張誇大、歷久不懈、詠歎無窮等情態
用心於筆墨之外
一、運用「語不接而意接」的手法
二、讓詩保有多方面可通的解釋
三、簡單而靈動的比擬,可以節省煩瑣的形容
四、導情入景、入物,使情無限
五、避開正面供述、欲語還休,使言外含蘊無限
六、做到句能藏字,字能藏意
七、運用朦朧顛倒的句法,不使一覽無遺
八、結尾另開境界,以造成餘韻無窮
「反常合道」與詩趣
一、不用日常語言習慣的聯接法
二、特別在詩句的關鍵緊要處,改變這個關鍵詞的詞性,
達到詞性被活用的目的
三、運用出奇的聯想,此聯想愈與常理不合,愈覺新辟
四、常字新用
五、故意作不合理的誇張
六、將客觀的事物現象,經過主觀想像的改造,重現出來
七、自定一套主觀的推理方式,對宇宙間的任何事物,別為假定,別為痴想
玩文字上的巧
(甲)玩字形上的巧
一、圖案式排字
1.屈曲成文
2.參差成文
3.變形成文
4.聯邊成文
二、交輝的回文
三、謎樣的離合
四、暗蘊的嵌鑲
五、字形的巧對
(乙)玩字音上的巧
一、音中寓雙關
二、鋌險走窄韻
三、宛轉以摹聲
(丙)玩字義上的巧
一、字義寓雙關
二、人事的切合
三、虛凰式假對
四、驚喜的集句
黃永武著作年曆簡表
思想篇
新增本序
自序——談詩的思想分析
總論四篇
中國詩人眼中的植物世界
一、詩人眼中的梅蘭竹菊
1.梅
2.蘭
3.竹
4.菊
二、古典詩中的桃與柳
三、詩人眼中的草木蔬果
1.堅貞久大的松
2.柏是道家樹
3.寂寞梧桐
4.蓮是愛情花
5.詩與茶道
6.菜根香
7.筍是雪玻璃
8.茄子知音少
9.餐荔大會
10.西瓜的聯想
11.葡萄與共識
四、詩人眼中的歲寒三友
1.松是巨龍
2.竹是君子
3.梅是戀人
中國詩人眼中的動物世界
一、詩人眼中的龍鳳麟龜
1.龍是事業
2.鳳是愛情
3.麟是德性
4.龜是壽命
二、蟬蝶春秋
1.蝶代表春蟬代表秋
2.蝶是浪漫派蟬是高蹈派
3.蝶是享樂者蟬是受難者
結語
三、詩人眼中的鳥獸蟲魚
1.鳳之歌
2.鶴是仙禽
3.鳥語傳情
4.貓詩
5.借禽獸諷人
6.詩意的螢
7.蟋蟀說什麼
8.蝸牛的聯想
9.蛙是水底笙歌
10.橫行的蟹
古典詩中的美人幻象
李商隱的遠隔心態
一、時間的「晚」與空間的「遠」是義山詩中常見的模式
二、時空的遙隔感乃是心態焦慮的反映
三、遠隔心態是懷才不遇者自憐自賞的反映
四、遠隔心態是由孤獨引起的心理疲勞
五、遠隔而閉鎖的心態是由向外的攻擊轉向自己
六、遠隔而閉鎖的心態也可以視作由自我奮鬥以完成自我的過程
儒家五篇
《詩經》中的「水」
釋「思無邪」
從《詩經》「二南」看修齊治平之道
從人倫的光輝看杜甫詩
杜甫筆下的馬
一、馬代表英雄的氣概
二、馬申述暮年的壯志
三、馬自況一生的辛勞
四、馬象徵君臣的遇合
五、馬比喻知遇的難覓
六、馬暗示國勢的盛衰
七、馬綰連先帝的追思
道家三篇
魏晉玄學對詩的影響
一、求神理,忘跡象
二、主空靈,後質實
三、重自然,輕名教
四、喜山水,出塵網
五、講情調,厭世務
六、貴品鑑,鄙庸俗
李白的野性美
一、狂放的字彙
二、粗獷的比擬
三、潑野的想像
四、復古的風格
五、橫溢的豪情
六、遊俠的嚮往
七、異國的歆羨
八、成仙的夢想
九、現實的徵逐
十、率直的性愛
透視李賀詩中的鬼神世界
一、慮病幻念
二、虛無幻念
三、偉大幻念
四、鬼神幻念
1.安全需要的補償
2.被尊敬需要的補償
3.苦悶、傷害、挫折的補償
4.自我實現需要的補償
5.迷信觀念的內射與同化
釋家二篇
詩與禪的異同
一、詩禪相同處
1.詩與禪都崇尚直觀與「別趣」,或者是從違反常理之中去求理趣,或者是從矛盾的歧異之中去求統一
2.詩與禪都常用象徵性的活句,富有「言此意彼」的妙處
3.詩與禪都常用雙關語,喜歡將「超」與「凡」兩種境界同時表現在一句話裡
4.詩與禪都常用比擬法,使抽象的哲理形象化
5.詩與禪都喜歡站在一個新的立場去觀照人生,必須有超脫現實的心理距離
6.詩與禪常以不說為說,使言外有無窮意味
7.詩與禪常以妙悟見機,時有互通之處,詩可以有禪趣,禪可以有詩趣
8.詩與禪都重視尋常自然,日常生活即是禪,尋常口語即是詩
9.詩與禪均反對任何定法,不得「縛律迷真」
二、詩禪相異處
1.詩與禪的指向有別,禪的指向只在明自性,而詩的悟性卻是多方面的
2.詩與禪的機緣有別,禪的機緣往往是以眼前事作問答,機鋒相對,而詩句中的呈機則是自由的
3.詩與禪的憑藉工具有別,禪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詩則必須以文字為表現的工具
4.詩與禪在內涵上自有其分界,詩可以有禪味禪趣,但不能有禪理禪語
寒山詩的巔峰境界
附錄二篇
談詩的完全鑑賞
一、科學性方面求真的層次
1.詩篇的真偽
2.字句的異同
3.註釋的正誤
4.作品的系年
5.實物的證驗
二、藝術性方面求美的層次
1.造意方面
2.佈局方面
3.修辭方面
4.音響方面
5.神韻方面
三、思想性方面求善的層次
1.思想的淵源性
2.思想的類別性
3.思想的層次性
怎樣研讀《詩經》
一、研究《詩經》先辨家法
二、研究《詩經》必讀《毛傳》
1.《毛傳》與孔門思想最契合
2.《毛傳》的解釋最切合古代的禮制
3.《毛傳》的訓詁不斷地獲得實物的證驗
4.《毛傳》絕無怪誕之說,最平實可信
5.《毛傳》與《左傳》時時相合,史證具在
6.《毛傳‧小序》是最古的訓詁書,最接近賦詩的年代
7.《毛傳》與《小序》應合無間,絕非無本之學
8.《毛傳》與荀子之學並出子夏,每可互證
9.《毛傳》與《爾雅》相異處,往往《毛傳》正確
10.《毛傳》數據最完整,能自成體系
三、研究《詩經》的步驟
四、研究《詩經》的簡要書目

考據篇
新增本序
自序——談詩的研究途徑
詩歌考據趣例
一、「翡翠衾寒」不如「舊枕故衾」
二、李嶠詩「冠絕當時」的原因
三、「床前明月光」的床是井欄嗎
1.臥榻的床
2.客廳的床
3.四腳可折迭掛在壁上的椅子叫胡床
四、「江楓」是指「江橋與楓橋」嗎
五、昔人已乘白雲去
六、美麗故事掩飾下的偽詩
七、仙佛鬼怪光彩下的偽詩
詩歌校勘法
(壹)校勘詩歌應具的學識
一、對於各種字體的變化,及刻本寫本中的習慣,要有所認識
二、對於古書中衍、脫、訛、倒的常有規律,要有所認識,並能靈活地探索出訛誤的由來
三、對於詩的格律句例,以及古今詩人的作品,須有廣博的認識
四、對於詩集版本的選擇、偽詩的鑑別,要有精湛的認識
(貳)校勘詩歌常用的方法
一、據古本校
二、據輔本校
三、據選本校
四、據相關書校
五、據類書校
六、據詩話校
七、據注文校
八、據本人其他詩校
九、據本人其他文校
十、據友朋唱和詩校
十一、據同時詩人詩校
十二、據因襲前人詩校
十三、據後人因襲詩校
十四、據地理校
十五、據時事校
十六、據制度名物校
十七、據物性校
十八、據當時語彙校
十九、據作者文例校
廿、據全詩文義校
廿一、據詩題校
廿二、據前後照應校
廿三、據句法章法校
廿四、據基本聲律校
廿五、據對偶校
廿六、據拗救校
廿七、據同押一韻校
廿八、據轉韻不轉韻校
廿九、據上去通押校
卅、據犯重字校
卅一、據上尾校
詩歌箋注法
(壹)箋注的通則
一、引征古書必載明見於某書某篇,又須親自翻檢原書,不能轉相據引,方足憑信
二、引證出典,須推明原始來歷,以原始出典為主,其他有參考價值者,可以附於其後,若有典故活用,與原始用意不同,亦當先註明原始來歷,再加說明
三、引征典故數據甚多者,須簡括斷制,選擇其最切詩旨者,煩瑣矜博,反見其氾濫無歸
四、欲求征典切合詩旨,則箋注須以全詩文義為裁斷
五、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人物
六、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又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地域
七、箋注時欲以全詩文義為裁斷,又每須顧及詩中所指的年月
八、綜合詩中人物、地域、年月三者,循年貫聯,配合史傳碑記,撰成年譜,而將作品分別系年,極有助於箋注,前人嘗謂「年譜乃箋釋之根干」,洵經驗之談
(貳)箋注的體例
一、過簡者可省略不注,不詳者可闕疑不注,何者注,何者不注,應有標準
二、一書之中,箋注已見於前者,則雲見前某首注,全書體例應予一致,若一典屢用,須再注復出者,或因賓主不同,需求互見;或因用法不一,須明歧義,故一注復出,必有其故
三、箋注之方式,有於篇末先提總綱、次釋句義者,有注於句下、解於篇末者,近人則多用摘字編號注法,注後再列箋,尋檢較為便捷
四、注詩與評詩不同,評詩可以與作者為敵,箋注則須尊題;評詩乃自出心裁,箋注則須言之有據。評詩可選擇某一部分,箋注則務求完整
(參)箋注的方法
一、先考查詩內的文句為依據,這依據最為堅強,應列首要
二、本詩內的文句不夠佐證時,可考查本人其他的詩或文,作為佐證
三、本人其他的詩文不夠佐證時,可考察友朋同詠或贈答的詩,作為佐證
四、友朋唱和贈答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友朋其他的詩,作為佐證
五、友朋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同時詩人的詩,作為佐證
六、同時詩人的詩不夠佐證時,可考查當時的歷史,作為佐證
七、當時正史不夠佐證時,可考諸序跋詩話碑誌,作為佐證
(肆)箋注的禁忌
一、引後人詩證前人詩是箋注的禁忌
二、箋注時亦不得引後代書作為前人詩之出典
三、箋注者不得偽撰史實,添改古文,曲成一傢俬說,以致顛倒事實
四、箋注者不得割裂字詞,但解單詞隻字,若不玩上下文理,往往失全句意旨
五、箋注者不得強釋文義,至於改字易句,若非校勘有據,乃是大忌
六、箋注者不得穿鑿附會,於比興一類,若非證據明確,最宜審慎
七、箋注者不得繁稱遠引,務博矜奇,若非典實相關,不必枉牽
八、箋注者不得紛雜是非,並存牴牾,若非義可互參,毋須兼載
九、箋注者不得全部依賴辭書,否則不免失之疏陋。但憑翻檢辭書,未必能求得原始出典,未必能檢出全首大意
(伍)箋注應具的學識根柢
一、箋注詩須具備校勘學的知識
二、箋注詩須具備版本學的知識
三、箋注詩須具備辨偽學的知識
四、箋注詩須具備訓詁學的知識
五、箋注詩須具備有關創作詩的各種知識
六、箋注詩須具備運用工具書的知識
詩歌辨偽法
(壹)偽詩的種類及成因
一、作者或偽
1.後人誤輯
2.後人誤題
3.嫁名於人
4.淺人依託
5.重刻改名
6.同名湊合
7.乩壇妄作
二、詩集或偽
1.依託之作
2.兩集互亂
3.重刻竄改
4.掇拾成書
5.攘竊成書
6.刪補成書
7.編選或偽
8.評註或偽
9.序跋或偽
三、詩篇或偽
1.後人擬作
2.後人冒作
3.酬唱誤並
4.改易復出
5.併合成篇
6.割裂成篇
四、句字或偽
1.抄刻妄增
2.抄刻妄刪
3.抄刻妄改
4.抄刻倒乙
5.抄刻字誤
(貳)偽詩鑑別法
一、考諸本集善本
1.本集可據
2.兩集兼收
3.古本參定
4.補遺可疑
二、考諸他書徵引
1.選本可據
2.諸書引詩
3.酬唱旁證
三、考諸時代先後
1.事不及見
2.襲後人書
3.習尚可證
4.流傳可證
四、考諸進化歷程
1.進化失序
2.古不仿今
3.擬古不類
五、考諸文字體裁
1.韻部不合
2.曲調不合
3.聲律不合
4.用字不合
5.體裁不合
六、考諸事蹟制度
1.年代不合
2.地理不合
3.事蹟不合
4.官名不合
5.稱呼不合
6.諱字不合
七、考諸思想風格
1.學養不合
2.風格不合
3.思想不合
八、考諸目錄序跋
1.目錄可證
2.版本可證
3.序跋可證
4.夾注可證
研究中國古典詩的重要書目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