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5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二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5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華嚴研究(第1輯)

  • 作者:呂建福 著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10-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1175089

    頁數:348

    印次:1

    印刷時間:2012-10-01


HK$89.5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華嚴研究》是《華嚴研究(第1輯)》的名稱,「華嚴」指稱本刊的特定對象,「研究」表示本刊的學術性質。顧名思義,本刊是以「華嚴」為研究對象的學術性刊物。按刊物的類型,屬於不定期的學術集刊。
  華嚴研究,即是研究華嚴的學問,稱之為華嚴學。華嚴學研究的對象首先是《華嚴經》,故此或有稱『華嚴經學」者。《華嚴經》首譯於5世紀初期的東晉之末,再譯於7世紀末的武周時期,其本均來自于闐,初由胡譯漢,故狹義的華嚴經學就此大本而言。但是《華嚴經》纂集多種單行經而成,其中最早的《兜沙經》譯於2世紀後期的東漢,隨後的《菩薩本業經》尤其《漸備一切智德經》等多部相關經典譯於3世紀的魏晉時期,故廣義的華嚴經學包括漢魏以來譯出的所謂支分經以及眷屬經,也就是統稱的華嚴經類。華嚴經類在印度和西域有支分經與集成經以及眷屬經,也有其相應的論典,在中國又有此諸經論的翻譯、講論、註疏之學,南北朝時期形成諸多學派,從華嚴的立場自可納人華嚴學,但從不同支分經、眷屬經及其學說自身的認同來看,就未必都在華嚴學範疇,如地論學就不好歸人華嚴學。隋唐時期,註疏原典之外又著書立說,創建宗派,形成華嚴宗,於是就有所謂的華嚴宗學。華嚴經類、華嚴學、華嚴宗或流衍後世,或東傳韓日諸國,或轉譯西夏藏蒙諸文,華嚴學的研究範圍更有擴展。近代以來興起學術研究之風,用現代學術立場和方法研究《華嚴經》、華嚴學、華嚴宗及其相關領域,就形成了現代意義的華嚴學,正是呂建福主編的本刊《華嚴研究》。

目錄

關於《佛說如來興顯經》幾個譯本的比較研究
『華嚴十地」的形成過程——以其與《菩提心經》的關係為中心
善知識彌伽——對《華嚴經入法界品》原典的一個考察
從《華嚴經入法界品》的構成素材研究及與漢譯本的對比來看
《四十華嚴》的特點——以《大天神章》為例
「唯心義」考——以新舊兩譯《華嚴經》「唯心偈」為中心 
華嚴宗觀行文獻的真偽及其產生年代
《華嚴經》為何要「重勘覓玄」
《華嚴經》中的空與唯心
《華嚴經》修行道中三昧之作用
《華嚴經人法界品》中的隱喻
由《華嚴經》經文結構探討其中菩薩名號之表法
《華嚴經》中的『普賢符號」意涵研究
《華嚴經》之菩薩住處信仰
《華嚴經世主妙嚴品》雙回向模式探析
「離世間」與『『人法界」——「華嚴三品」的現代意義
《華嚴經論》中的一乘思想
《華嚴經》信行與華嚴宗形成——以三階教與華嚴宗的關係為中心
義相學派的《華嚴經》思想與實踐
佛國寺創建的背景與華嚴思想——以表訓和神琳的華嚴思想為中心
明朝華嚴宗的弘傳述略
論清代初期華嚴宗在江南的復興
馬一浮對華嚴宗哲學的融攝與詮釋
也談華嚴四十二字門
華嚴四十二字門及其思想
盧舍那佛的圖像源流及其彰顯的華嚴法界觀
首屆中國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世界華嚴學會議報導
首屆中國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世界華嚴學會議致辭
首屆中國華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世界華嚴學會議論文概述

 


繼續購買: 購買您最近浏覽過的商品的顧客同時購買如下商品

楊仁山卷
楊仁山卷
HK$73.70

人本佛教
人本佛教
HK$58.50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