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

  • 作者:郝大海 著
  •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1-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379797

    頁數:145

    印刷時間:2010-01-01


HK$38.7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的主題是地位獲得研究,基本內容是1949年以來,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過程中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包括在教育、就業和收入等一系列關鍵點上,由於家庭出身、性別和城鄉出生環境等社會因素的差異,所形成的一系列社會不平等現象。《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希望從縱貫視角,借助2003年實施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3)的數據,分析改革開放前後個人地位獲得中社會不平等現象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為地位獲得中不平等現象產生和變化的機制提供一種理論解釋,探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個人地位獲得模型,並在此基礎上,對當前社會不平等的程度作出更加準確的評估,進而為制定有關縮小社會不平等的社會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以林南和邊燕傑1991年針對中國勞動力市場變化提出的地位獲得模型為基準模型,將林-邊路徑分析中相應的內生變量作為地位獲得的因變量,進而分析家庭出身、性別和城鄉出生環境等社會因素,在個人教育、就業和收入等關鍵點上產生的不平等效應。《流動的不平等:中國城市居民地位獲得研究(1949—2003)》認為,採用地位獲得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地位獲得過程,不僅為評估和測算社會不平等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框架、引入了有效的測算方法,而且還能為社會公正研究提供可靠的經驗基礎,為政策研究和決策過程提供理論依據。

目錄

第一章 地位獲得研究發展概述
一、地位獲得模型的提出
二、地位獲得的衍生模型
三、地位獲得模型的完善
四、地位獲得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章 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的變化
一、社會分層的制度原因
二、改革前的社會分層
三、市場轉型中社會分層的變化
第三章 再生產與教育獲得
一、教育及其選擇功能
二、教育分層的研究視角
三、最大限度地維持不平等(MMI)假設
四、從MMI視角看中國教育
五、教育獲得的經驗評估
六、結論
第四章 結構分割與工作獲得
一、社會結構與社會地位
二、市場經濟中的地位獲得
三、計劃經濟中的地位獲得
四、市場轉型與就業模式轉變
五、工作獲得的經驗評估
六、結論
第五章 國家壟斷與收入獲得
一、收入與經濟地位
二、改革前居民收入狀況
三、市場轉型的理論之爭
四、區域差異與國家壟斷
五、國家壟斷與收入不平等
六、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