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世界的重新創造:近代科學是如何產生的

  • 作者:(荷) H‧弗洛裡斯‧科恩 著 張卜天 譯
  • 出版社: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1-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955806

    頁數:239

    印次:1

    印刷時間:2012-01-01


HK$66.4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世界的重新創造:近代科學是如何產生的》是面向普通讀者的關於科學革命的最新研究著作。它打破了學界關於「17世紀科學革命」的流行敘事方式,以寬廣的視野對不同文明的自然認識作了深入而系統的比較。作者將最新的科學史研究成果融會貫通,極具原創性地把科學革命歸結為六種截然不同而又密切相關的革命性轉變,從而解釋了近代科學為何最終產生於歐洲而非古希臘、中國或伊斯蘭世界,更別具慧眼地關注了近代科學為何能在歐洲持續下去這一新問題。《世界的重新創造:近代科學是如何產生的》語言生動流暢,內容引人入勝,一經出版即獲由荷蘭科學研究組織頒發的2008年科學傳播最佳著作獎——尤里卡圖書獎(Eureka Boekenprijs)。

目錄

導言:舊世界與新世界
第一章 從頭開始:古希臘和中國的自然認識
雅典
亞歷山大
「雅典」與「亞歷山大」:兩種自然認識形式的比較
衰落:固定的模式
道與綜合
希臘與中國的自然認識之比較
發展潛力作為解釋關鍵

第二章 伊斯蘭文明、中世紀歐洲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
翻譯問題與擴充的形式
伊斯蘭文明:特殊發展
中世紀歐洲:特殊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特殊發展
1600年的趨勢觀察員:三種移植之比較

第三章 三種革命性轉變
開普勒與伽利略:從「亞歷山大」到「亞歷山大加」
貝克曼和笛卡兒:從」雅典「到」雅典加
培根、吉爾伯特、哈維、范-赫爾蒙特:從觀察到發現型實驗
為什麼是歐洲?

第四章 克服危機
自然認識與世界觀
合法性危機
歐洲死裡逃生

第五章 三重擴展
「亞歷山大加」得以貫徹
「雅典加」傳播開來
發現型實驗取得進展

第六章 繼續轉變
跨越分界線
用微粒擴充數學自然認識:惠更斯和年輕的牛頓
培根式的混合:波義耳、胡克和年輕的牛頓
偉大的綜合:牛頓完成革命

第七章 結語
總結與展望
重新創造的世界中的裂隙
年表一:1600年之前
年表二:1600~1700年
閱讀建議
索引
譯後記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