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中學/小學/幼稚園校風聲譽問卷有獎調查,全港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老師問卷有獎調查
|返回首頁 活動首頁 編者的話 | 抽獎活動 | 中獎名單 | 評選活動程序 |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評比體系教育指標的來源及編輯方法

    面對全球邁向一體化及廿一世紀知識型社會的發展,香港教育統籌委員會在二零零零年提出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教育體制的改革讓家長們有更多自主選擇學校的機會。為了幫助家長們選擇一所最適合他們子女的學校,香港專業教育出版社編輯組特此製作出版了《2014/15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暨全港456所中學教育競爭力排名指南》、《2014/15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小學50強暨全港522所小學教育競爭力排名指南》及《2014/15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幼稚園50強暨全港945所幼稚園教育競爭力排名指南》系列書籍。

    編制本港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排名指南系列書籍的目的在於提供有系統的資料,以顯示本港各學校教育成效,編篆方法如下:

    1.從各個途徑搜集資料,編篆一套全面的本地學校競爭力評比的教育指標,範圍包括幼稚園至中學。

    2.選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1996&1999年出版的統計年鑒有關國際通用的教育指標。

    3.參考香港教育局二零零一年報告有關香港學校教育成效的教育指標,具體包括:教師質素,師生比率,教學質素,學校資源及設施,學業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學校支援措施,教師工作滿足感(用過去三年教師平均流失率來體現),教學語言,教學模式,學校歷史,香港學科測驗成績,學生在香港中學會考及高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的百分率,學生在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科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的百分率,學生參加學界校際及埠際體育比賽表現,學生參加學校音樂、戲劇、朗誦及舞蹈節表現,學生參加社會及志願服務表現等共63項教育指標及教育局評審各學校教育成效的視頻教學報告內容。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教育指標選取和概念說明

    教育指標必須根據一些既定的準則去選取,教育競爭力排名指南採用的準則,有以下四項:
    1. 指標應能提供充分的資料,及易為各層面的使用者理解,複合或複雜的指標應儘量   避免採用。
    2. 指標應能評估那些隨著時間而轉變的情況,以便進行有意義的比較,幫助決策者對日後的成效作出合理的預測。
    3. 指標應能衡量學校教育成效中的持久特點,這有助聚焦未來的方向和需要。
    4. 指標應能直接衡量或評估學校教育的成效,這些資料有助描述學校教育成效的目前運作情況和效能。

    教育指標並不能把學校教育成效巨細無遺地顯示出來,它們只能就目前情況提供一些「簡括」的資料。由於每個指標只能提供一些單向的資料,因此有需要制訂一套指標,以便全面反映某一學校教育成效的情況。為了把整體情況顯示出來,有關的指標須合乎邏輯地連接在一起,而連接的方法應建基於一個能說明學校教育成效運作情況的模式和架構。

    至於制訂教育指標的概念模式或方法,有關的文獻數量不少。舉例說,Averch等(一九七一年)提出五個用來研究教育指標的方法:輸入輸出法、過程法、組織法、評估法及實驗法,Baker(一九七八年)提出教育指標的消費與生產模式,Yamamoto(一九八七年)倡議歸納法。Meuret(一九八七年)主張採用複合指標。

    在這項香港各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評比中,我們採用了“教育投入—教育過程—教育成效”的架構,原因是它包括了本港教育學校運作的三個主要部分。此外,它亦符合上述四個準則的要求。我們因此把上述63項教育指標整合歸納為三層指標架構,三級教育指標不在這裡細述,如下乃此評比體系的一級教育指標和二級教育指標的描述。
2020香港學校(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
教育競爭力綜合得分
一級教育指標
二級教育指標
權重
教育投入    30%權重
學校資源設施
10%
教師質素
10%
師生比率
10%
教育過程    20%權重
教學質素
15%
學生支援措施
5%
教育成效   50%權重 
學業成績
30%
課外活動表現
10%
校風
10%
合計
100%
注解:師生比率教育指標數字越低顯示得分越高。
(2020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將增加校風指標並把過去三年教師平均流失率歸納為三級教育指標)


     香港學校(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評比的意義及運用價值

    用數字說話,即用數字來反映香港各學校教育競爭力狀況。這是人們對競爭力分析和評價的一個普遍的期望,因為人們相信:數字勝於強辯,沒有數字就沒有說服力。

    然而,數字是寶貴的,但數字也絕非萬能:數字是一種抽象,任何抽象都以一定程度的信息損失為代價;數字處理必須以一定的假設條件為前提,而任何假設條件都以一定程度上的“忽視客觀具體”為代價;用數字進行判斷必須以一定的因果關係邏輯為基礎,而對因果關係邏輯的認識和判斷總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觀性的影響;在影響競爭力的各種因素中,有些是可以直接量化的,有的則難以直接量化,而只能採取某種間接量化方式(例如問卷調查),將其納入統計指標體系之中,這其中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任何有關競爭力的顯示性指標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客觀。但是,只要遵循科學的原則,運用科學的方法,數字和數字分析卻可以無止境地“逼近”客觀,以數字所反映的各學校教育競爭力有可能成為香港各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真實狀況十分逼真的影像。

    數字的價值並非在於其本身,而在於對它的運用。要承認數字,尊重數字,但不可盲目崇拜數字,在數字面前喪失自己的判斷力。在所設計的監測指標體系中,其數據必須是可量化和可追溯。然而即使是最終的綜合得分,也不是香港各學校教育綜合力排名的“風雲榜”,更不是對各學校教育競爭力大小強弱的判決,而只是競爭力監測的一個“體檢表”。每一所學校都可以當其為一面鏡子,不妨看一看自己,也可以比一比別人。但不必依此而自傲或者因此而自悲,也不必據此而張揚或者為此而抱怨。如果所有的學校特別是優秀學校,都能以豁達之心聽之,以借鑒之心視之,以求真之心析之,以自審之心用之,那麼,這項香港中學/小學/幼稚園教育競爭力監測工作就能實現其最大的價值,開發出一個可持續有價值的香港各學校教育競爭力數字資源的共享寶庫,成為廣大家長們選校和香港教育工作者的參考指南。

全港中學校風聲譽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school ethos and reputation for secondary
全港中學教育競爭力教師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competitiveness for secondary teachers
評比中學自報學校資料數據表下載
Self-reported figure of school evaluation for secondary
全港小學校風聲譽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school ethos and reputation for primary
全港小學教育競爭力教師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competitiveness for primary teachers
評比小學自報學校資料數據表下載
Self-reported figure of school evaluation for primary
全港幼稚園校風聲譽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school ethos and reputation for kindergartens
全港幼稚園教育競爭力教師問卷有獎調查下載
Questionnaire of competitiveness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評比幼稚園自報學校資料數據表下載
Self-reported figure of school evaluation for kindergartens
人人有份,填回問卷調查即送網上書城現金券20元
  • 首頁
  • :: 關於我們
  • ::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 :: 付款須知
  • :: 商務合作
  • :: 購物流程
  • :: 速遞費用
  • :: 隱私聲明
  • :: 聯系我們
  • :: 網站地圖

  • paypal
  • visa
  • mastercard
  • jcb
  • alipay
  • Copyright (C) HKPEP.com
    199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