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回憶錄四部曲系列(套裝共4冊)

  • 作者:王鼎鈞 著
  •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商品編號: 11230222

    裝幀:平裝

    紙張:膠版紙


HK$221.4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回憶錄四部曲之1:昨天的雲》:
  「我不是在寫歷史,歷史如雲,我只是抬頭看過;歷史如雷,我只是掩耳聽過;歷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與孤鶩齊飛』何以成千古名句……一本回憶錄是一片昨天的雲,使片雲再現,就是這本書的情義所在。」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一部《回憶錄四部曲之1:昨天的雲》,寫故鄉、家庭和抗戰初期的遭遇。作者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信手拈來;同時將個體的遭遇置於宏大的社會背景中,以小見大,在樸素無華中顯示出一種深度和力量。作者自雲此書是為生平所見的情義立傳,是對情義的回報:支持幫助是情義,安慰勉勵也是情義;潛移默化是情義,棒喝告誡也是情義;嘉言懿行是情義,趣事軼話也是情義;而無情義處也塗抹幾筆,卻是烘雲托月……
  《回憶錄四部曲之2:怒目少年》:
  「中國人生了氣,有時候像滾水,有時候像火山。抗戰軍興,中國人蓄怒待發,出氣的對象有變化,先對外國,後對本國。……出入於兩種怒氣(對外國和對本國)之間的我,以一個少年人的受想行識,構成《怒目少年》這本書的內容。」
  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戰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安徽阜陽、陝西漢陰等地,在這一場艱難困苦、顛沛流離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顆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了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出兵痞、學潮、鄉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
  《回憶錄四部曲之4:文學江湖》:
  「我寫回憶錄不是寫我自己,我是藉著自己寫出當年的能見度,我的寫法是以自己為圓心,延伸半徑,畫一圓周,人在江湖,時移勢易,一個」圓「畫完,接著再畫一個,全部回憶錄是用許多『圓』串成的。」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四部《回憶錄四部曲之4:文學江湖》,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台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織組構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獨特經歷,使他可以在局內觀察理解當年文藝政策執行者的真實關懷與具體困擾,也可以從局外洞悉各方勢力交錯產生的矛盾緊張,使得這段詭異卻現實的文藝歷史,在書中明白彰顯。作者所親歷的這個「文學江湖」同時也是台灣風雲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時期的「心理疲憊」,及台灣經濟起飛、「反攻大陸」的宏願成為笑柄之時無奈地選擇落地生根……
  《回憶錄四部曲之3:關山奪路》:
  「戰爭給作家一種豐富,寫作的材料像山一樣坍下來,作家搬石頭蓋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內戰、抗戰永遠有人寫,一代一代寫不完,也永遠不嫌晚。」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三部《回憶錄四部曲之3:關山奪路》,記錄作者在國共內戰時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國民黨軍,歷經遼瀋、平津兩大戰役;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經歷俘虜營訓練,穿著解放軍服,徒步膠濟鐵路全線至青島到上海,最終遠走台灣……一路上,對照、危機、衝突各自延長,互相糾纏,滾動前進,驚心動魄。作者將這四年的憤怒、傷心、悔恨蒸餾、昇華為一部超越政治、階級、個人得失恩怨的獨特回憶:「國共好比兩座山,我好比一條小河,關山奪路,曲曲折折走出來,這就是精彩的人生。」

目錄

《回憶錄四部曲之1:昨天的雲》:
蘭陵及附近有關地圖
本書中所述及的蘭陵(1941年)
小序
第一章 吾鄉
第二章 吾家
第三章 我讀小學的時候
第四章 荊石老師千古
第五章 血和火的洗禮
第六章 戰神指路(一)
第七章 戰神指路(二)
第八章 戰爭的教訓
第九章 折腰大地
第十章 田園喧嘩
第十一章 搖到外婆橋
第十二章 熱血未流
第十三章 插柳學詩
第十四章 母親的信仰
《回憶錄四部曲之2:怒目少年》:
由蘭陵至阜陽路線示意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第一圖)
國立第二十二中學西遷主要路線示意圖(第二圖)與生命對話(代序)
第一部
1 出門一步,便是江湖
2 最危險的事情最簡單
第二部
1 我,一個偽造的人
2 要皇宮,還是要難民營?
3 撒豆成兵,聚沙成塔
4 我是校長,不是總司令
5 我一定能帶好你們幾千個娃娃
6 「入魯」並未認真實行?
7 戰爭是一架機器,製造秘密
8 師友,在光陰裡
9 莫等閒小看了疥癬之疾
10 將門子弟品嚐抗戰滋味
11 這樣那樣,漸漸長大
12 都是生物惹的禍
13 小說女主角會見記
14 貧窮的母親養育了太多的孩子
15 五叔毓珍
16 一百塊錢欠了四十年
17 群眾的憤怒轉向了
18 那天,戰爭幾乎吞噬我
19 我不敢感謝上帝
第三部
1 跟著摩西過紅海
2 夢中,文峰塔上的歌聲
3 從流亡三部曲中醒來
4 把好酒留到末日
5 世界上最長的散步
6 黃土平原上一行腳印
7 宛西,我聞我見我思
8 漢江,蒼天給我一條路
9 一個讀莊子的人談論政局
第四部
1 如果……這裡就是江南
2 最好的哲學老師
3 凡是你不知道的事就是新聞
4 從軍文告引發澎湃的熱情
5 悲壯與荒謬:無可評論
6 牛老師,戲劇與人生
7 新師表如此如此
8 孤雁不堪愁裡聽
9 愛情,苦悶的象徵?
10 千里萬里,愛情的網羅里
11 打日本,我過足癮了!
12 總得讓我想一想
13 抗戰勝利,別有一番滋味
14 形象是日漸磨損的幣面
15 遲到的歌聲:散了吧
16 王吉林:死有銳於利刃
17 興安日報,文學之路第一步
第五部
大結局
附錄
難忘的歲月
《回憶錄四部曲之3:關山奪路》:
王鼎鈞關山奪路略圖名詞帶來的迷惑和清醒(代序)
第一部
1 竹林裡的決定,離開漢陰
2 憲兵連長以國家之名行騙
3 參加學潮,反思學潮
4 最難走的路,穿越秦嶺
5 新兵是怎樣煉成的(上)
6 新兵是怎樣煉成的(下)
7 兩位排長怎樣庇護我
8 南京印象—— 一疊報紙
9 南京印象—— 一群難民
10 我愛上海——我愛自來水
11 我所看到的日俘日僑
第二部
1 瀋陽市的馬前馬後
2 憲兵的學科訓練
3 憲兵的勤務訓練
4 我第一天的差事
5 左翼文學熏陶紀事
6 我從文學的窗口進來
7 東北一寸一寸向下沉淪
8 小兵立大功幻想破滅
9 我的名字王鶴霄
10 貪污哲學智仁勇
11 秦皇島上的文學因緣
12 由學運英雄於子三看學潮
13 滿紙荒唐見人心
14 山東——從洗衣板到絞肉機
15 山東——天敵之下的九條命
16 東北,那些難忘的人
17 滾動的石頭往哪裡滾
第三部
1 天津中共戰俘營半月記
2 為一隻眼睛奮鬥
3 膠濟路上的人間奇遇
4 上海市生死傳奇(上)
5 山東青年的艱苦流亡
6 上海市生死傳奇(下)
寫在《關山奪路》出版以後
參考資料
《回憶錄四部曲之4:文學江湖》:
代自序
有關《文學江湖》的問答
十年燈
用筆桿急叩台灣之門
匪諜是怎樣做成的
我從瞭望哨看見什麼
投身廣播見證一頁古早史
張道藩創辦小說研究組
小說組的講座們
胡適從我心頭走過
廣播文學先行一步
反共文學觀潮記
特務的顯性騷擾
我與《公論報》的一段因緣
難追難摹的張道藩
走進廣播事業的鼎盛繁榮
十年亂花
我從胡適面前走過
魏景蒙一半是名士一半是鬥士
方塊文章畫地為牢
藝術洗禮現代文學的潮流
霓虹燈下的讀者
我能為文藝青年做什麼
特務的隱性困擾
省籍情結拆不完的籬笆
張道藩的生前身後是是非非
冷戰時期的心理疲倦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亮光
十年一線天
你死我活辦電視
鄉土文學的漩渦
與特務共舞
我和軍營的再生緣
我與學校的已了緣
我與文學的未了緣(上)
我與文學的未了緣(下)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王鼎鈞台灣時期文學生活大事記


繼續購買: 購買您最近浏覽過的商品的顧客同時購買如下商品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