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科學的統治:開放社會的意識形態與未來

  • 作者:(英) 富勒 著 劉鈍 譯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207970

    頁數:251

    印刷時間:2006-12-01


HK$45.8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社會學與政治學的理論是如何看待科學在社會中的作用的?科學家及其他的專業研究者具有無限制的「犯錯權」嗎?資本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在未來的大學中意味著什麼?
  本書從社會學和政治學的角度,對科學在當代社會中日益強大的治理作用這一主題作了全新的考察。科學通常被視作唯一一種可以表達「開放社會」這一晦澀民主理念的制度,然而,現代科學在如下維持基本活力的要素方面與這一理念並不協調:它要求公眾的信任遠過於公眾對其的理解,甚至科學自身也日益深刻地同宏大的政治與經濟問題糾纏在一起。在本書中,作者在處理這一主題時,既沒有採取自由主義的立場,也不同情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而傾心於一種他稱之為「共和主義」的研究進路,將論題集中在「犯錯權」上來展開其理論構架。為此他顯示了科學活動的新近擴張是如何削弱了共和思想的。本書的另一個核心內容是導致大學成為 「科學共和國」的鬥爭的社會史,作者將論述的焦點置於來自多元文化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雙重潛在挑戰之上。最後,面臨美國科學政策的重新調整,作者提出需以一種新的社會契約將科學「還俗」的建議。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導言
第一部分 科學探究的政治條件與物質條件
1 科學作為開放社會及其意識形態之變形
1.1 簡介:開放社會的科學:策略
1.2 作為一種開放社會政治哲學的共和主義
1.3 共和主義難以捉摸的實毒基礎
1.4 從共和主義到自由主義的光滑斜面
1.5 作為科學治理之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科研倫理
1.6 共和主義的關健戰略:徵收社會遺產稅以支持平民
2 等級在科學治理範圍內的作用
2.1 實驗社會的思想
2.2 黑格爾對這一思想的報復
2.3 科學超出其知識目標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2.4 大民主和大科學的不可駕馭:盧梭與費耶阿本德的觀點
2.5 對大科學問題的不充分哲學解
2.6 一個不充分的教育解:科學素養
第二部分 作為科學治理場所的大學
3 歷史上大學與知識生產的互相依存
3.1 晦澀的大學社會價值:靠它不能生存,沒有它也無法生存
3.2 在什麼意義上大學對知識生產的控制可能被削弱
3.3 不同時代的學術環境:從修道院哲學家到被圍困的管理者
3.4 作為反大學運動雛形的改革與啟蒙
4 多元文化主義對學術完整性的挑戰,或兩個教派的故事
4.1 大學的當代救贖:多元文化主前史
4.2 多元文化主義對大學啟蒙傳統的顛覆
4.3 女性認知方式對婦女有什麼用 ——以及多元文化主義者面臨的其他一些尷尬問題
5 作為資本主義最後疆界的大學,或在一個複雜的世界進行啟蒙的黯淡希望
5.1 大學尋求對共和主義的認同:啟蒙的失落
5.2 作為後啟蒙時代學術意識形態的複雜性
5.3 「知識社會」中缺乏天職感的科學
5.4 「我被引用,所以我是」:當代學術圈的承認政治學
5.5 作為自我犧牲意識形態的科學的「計量經濟」
5.6 在一個複雜世界中掩飾衰敗的進化論
第三部分 科學的世俗化與科學政策的新政
6 作為科學之淨化者與勸俗者的社會學
6.1 科學:從世俗化的主體到客體
6.2 當代美國對科學神聖空間的重新劃分
6.3 科學史合法功能的還俗
6.4 作為大學政策的世俗化:走向一種新的禁慾主義?
7 未行之路:再訪原始的新政
7.1 新政科學政策的興衰
7.2 更新新政的時代?學術勞動的去技能與臨時僱用制
7.3 冷戰科學政策其他途徑的繼續:經濟競爭
8 一個新科學憲章的要素
8.1 簡介:兩種立憲模式
8.2 表現科學:從「利益滲漏」效應到工作場政綱
8.3 三種促使科學民主化的策略
8.4 一個通過立法使科學成為民主政體的建議樣板
8.5 結論:是否存在無限制的「犯錯權」
參考文獻
漢英名詞對照表
譯後記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