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哈佛兒童發展譯叢愛心兒童

  • 作者:(美) 艾森伯格 著 鞏毅梅 譯
  •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06-08-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362522

    頁數:220

    印次:1

    印刷時間:2006-08-01


HK$43.0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20世紀社會科學領域所進行的許多實證研究都致力於瞭解反社會行為形成的原因和起作用的因素。通過研究兒童的道德觀念及行為,發展心理學家們試圖探明侵略、衝突、犯罪和偏見等行為的認知及社會基礎。與心理學家們對兒童負面行為的長期研究相比,他們對兒童利他行為、合作和分享等正面行為研究的歷史就要短得多。
  《哈佛兒童發展譯叢愛心兒童》集中了到目前為止關於親社會行為的動機和這些動機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發展和被激發的最新觀點。兒童最初在何時表現出來親社會行為,尤其是利他的行為?為什麼有些兒童比他們的同伴更具有愛心?兒童親社會程度的差別是遺傳的結果還是後天教育造成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家長和老師有意識地培養兒童利他主義的思想或者教他們更多關愛他人的行為可以加強兒童親社會的傾向嗎?
  通過將關注重點從審視反社會行為到謀求積極的推動,比如給予兒童更多愛心和關心,南茜‧艾森博格擴大了我們關於兒童道德潛能開發的認識。

目錄

1 親社會行為研究 
 1.1 研究綜述 
 1.2 本書概要 
2 具有善意的嬰兒與具有愛心的兒童 
 2.1 三歲以前 
2.1.1 對他人不幸的反應 
2.1.2 分享與幫助行為 
 2.2 學齡前 
2.2.1 對他人不幸的反應 
2.2.2 分享與幫助行為 
 2.3 學齡期 
2.3.1 對他人不幸的反應 
2.3.2 分享與幫助行為 
3 親社會行為的動機 
 3.1 兒童自我報告的動機 
3.1.1 學齡前兒童 
3.1.2 小學階段 
 3.2 親社會道德判斷的發展 
4 親社會兒童的特點 
 4.1 一致性 
 4.2 性別差異 
 4.3 人口學方面的特徵 
4.3.1 社會地位 
4.3.2 家庭規模和家中的排序 
 4.4 社交能力和適應能力 
 4.5 共鳴性情緒反應 
 4.6 認知特徵 
4.6.1 常規智力 
4.6.2 理解 
4.6.3 道德判斷 
5 利他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5.1 動物的親社會行為與人類的親社會行為 
 5.2 基因與親社會行為中的個體差異 
6 文化影響 
 6.1 仇恨、敵對和不信任的文化 
6.1.1 IK族人 
6.1.2 阿羅里斯族人 
6.1.3 誇基烏特族人 
 6.2 親社會文化 
6.2.1 艾圖塔基人、梅森人、帕帕溝人 
6.2.2 傳統的霍皮社會 
6.2.3 以色列集體農莊 
6.2.4 合作行為中的文化和亞文化差異 
 6.3 文化差異的來源 
6.3.1 溫暖與情感 
6.3.2 文化價值的反覆宣講 
6.3.3 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結構性影響 
7 家庭中的社會化 
8 家庭之外的社會化:學校、同伴和媒體 
9 情景的作用 
10 結論 
參考文獻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