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北大才齋講堂(第1輯):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

  • 作者:王恩哥 編
  •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6-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794947

    頁數:235

    印次:1

    印刷時間:2011-06-01


HK$61.1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才齋講堂足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持開設的面向全校研究乍的學科素養課程。邀請校內著名專家學擰授課,本學劃上講人分別是:樓字烈、葉朗、工恩哥,饒毅、王心斌、陳爾強、陸儉明、高松、張平、田剛。他們結合白已的學術研究經驗,分別從學科架構、學術索養、學科前瞻和學科應用研究等方面,解讀學科奧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為同學們從事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促進創新型研究人才的培養和創新性研究成果的產出。
  《北大才齋講堂(第1輯):科學精神與學科素養》根據才齋講堂系列學術演講(第一輯)的內容整理修訂而成。集11講人多年的學術研究心得,真知灼見頻現,高瞻遠矚,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特別適合高校大學生、研究生以及教師、學者等閱讀。

目錄


第一講 中國文化的精神
反顧20世紀中國文化的處境,主要有兩個不平衡:一是人丈與科學的不平衡,二是傳統與西學之間的不平衡。這兩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國社會的諸多問題和國人的心靈困境。環顧現今世界文化,其發展呈現出兩大動向:即向傳統的回歸,以及對東方愈來愈關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值得我們重新審視。首先要澄清的是,關注和學習傳統是否要求我們盲從?其次,西方世界在歷史上及當今是如何看待中國文化的?在世界丈明之林中,中國丈化的特點和根本精神是什麼?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又有怎樣的內涵?

第二講 美學的基本理論與北大的美學傳統
中國關學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學的朱光潛教授和宗白華教授是在中國現代貢獻最大的兩位美學家。20世紀5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背離了美學發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O年代美學討論的侷限,必須從朱光潛「接著講」。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論框架是「接著講」的一種嘗試。這個理論框架,由意象、感興、人生境界這三個概念構成一個理論核心,這個理論核心最大的特點是重視心靈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價值。這是對北大美學傳統和中國美學傳統的繼承,所以它具有中國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時它也是對時代要求的一種回應。

第三講 物理與人類未來
物理學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過程中形成的一門學科。發展至今,她在大到宇宙、小至夸克,短到阿秒、長至億年的不同層次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探討著物質結構及其運動的基本規律。若干世紀以來,物理學一直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和技術進步的主要源泉。這裡在介紹經典物理學建立和發展的基礎上,集中討論近代物理學如何擺脫經典物理學思想的束縛,完成了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並為後來層出不窮的高新科學與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也將試圖探討物理學與人丈、社會、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可能對人類未來產生的影響。

第四講 天才與伯樂
一個天才,為了堅持智力追求,不惜放棄天倫之樂;用數學分析生物,成功 地進行學科交叉;在學術群體外圍,做出科學的核心發現;十年做了一系列實驗, 用一篇論文開創了新學科。而伯樂,不是科學家,卻能抓住關鍵的科學問題;他 不在學術界,卻能判斷僱員的智力水平;他不顧他人評價,堅決相信自己的判斷; 他不顧自己資源有限,長期支持一個人的研究。饒毅教授將以兩個人的故事,講 述科學、人生和人才,引領我們關注師生關係與科學研究。

第五講 中國的社會建設:挑戰與回應
當今社會處於特殊的轉型時期,如何探討社會建設之本,反思傳統的發展戰略,從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代社會」、市場化改革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到「社會政策時代」,王思斌教授帶領我們探討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問題,解析快速轉型中的基本民生之惑,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政府、市場與社會,政治民主化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等中國社會建設中的重要關係,重建社會公正與社會福利制度,走向民主和公正的社會,走向有尊嚴的生活。

第六講 漫談負責任的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從問題開始。科學問題的選取基於判斷,而對問題答案的探索則基於誠信。科學工作者需按學術規範行事,致力於不斷批評和修正自己的工作,從而使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能夠滿足科學說明的相關性要求和可檢驗性要求。一個具體的科學研究過程將終止於發表。原創性的科學工作只有在公開發表後,其真偽、價值和意義才能得到科學共同體的檢驗和評價,其成果才有可能進入人類的知識體系。科學工作者必須將寫作科學研究的內容看做是其工作的一部分。開展負責任的科學研究是自覺規避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途徑。

第七講 科學研究貴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以語言研究為例
「繼往開來,週而復始」,這是科學發展的軌跡。科學研究本質就是以「已知」求「未知」,因此,科學研究貴在不斷探索與創新。報告將以語言研究為例,
……
第八講 走進分子世界
第九講 網絡環境下的政權:保護與分享
第十講 數學、科學與技術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