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B超、CT、MRI影像診斷與防治

  • 作者:陳惠金 著
  •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6-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294633

    頁數:217

    裝幀:精裝


HK$190.3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陳惠金醫師一直致力於新生兒顱內病變的系列研究,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在新生兒顱內病變的影像診斷和防治方面做了許多研究工作,這些工作在國內大部分是屬於開創性的;現已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新生兒專業博士生導師。 
  近10年來,國內外在新生兒顱內病變領域的研究飛速發。筆者多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國家攻關課題、上海市攻關課題以及原上第二醫科大學校基金和新華醫院基金的資助下,和課題組同道們攜手努力,在前10多年的研究基礎上,在新生兒顱內病變的影像診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等方面繼續向縱深開拓、進取、獲得了新的成果。
  本書主要介紹了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其中包括先天性顱腦畸形、新生兒顱內出血和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病機制、影像診斷和防治,反映了目前國內外此項研究的發展進程,並附有大量比較齊全的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的B超、CT和MRI影像診斷圖譜,相信對於兒科醫師、新生兒科醫師、超聲和放射科醫師均會有所裨益。

目錄

1 新生兒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1.1 神經系統的胚胎發育
1.1.1 背側誘導發育
1.1.2 腹側誘導發育
1.1.3 神經元增殖
1.1.4 神經元移行
1.1.5 組織發生
1.1.6 髓鞘形成
1.2 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
1.2.1 腦的解剖生理特點
1.2.2 感覺系統的生理發育
1.2.3 運動系統的生理發育
1.2.4 行為發育
1.3 新生兒神經系統的檢查
1.3.1 安靜狀態下的視診
l.3.2 頭部檢查
l.3.3 新生兒反應機敏性
13.4 腦神經檢查
1.3.5 運動系統檢查
1.3.6 輔助檢查
2 新生兒常見先天顱腦畸形
2.1 背側誘導期發育不全引起的缺陷
2.1.1 無腦畸形
2.1.2 腦膨出
2.1.3 脊柱裂
2.1.4 小腦扁桃體延髓聯合畸形
2.2 腹側誘導期發育不全引起的缺陷
2.2.1 腦小畸形
2.2.2 胼胝體發育不全
2.2.3 全前腦畸形
2.2.4 第四腦室中、側孔先天性閉塞
2.2.5 腦穿通畸形
2.3 神經元移行不全引起的缺陷
2.3.1 腦裂畸形
2.3.2 無腦回畸形
2.3.3 腦回肥厚畸形
2.3.4 多微腦回畸形
2.3.5 灰質異位症
3 新生兒顱內出血
3.1 腦室內出血
3.1.1 病因
3.1.2 神經病理特徵
3.1.3 臨床特徵
3.2 硬腦膜下出血或腦外出血
3.2.1 病因
3.2.2 神經病理特徵
3.2.3 臨床特徵
3.2.3.1 腦幕撕裂
3.2.3.2 腦鐮撕裂
3.2.3.3 大腦表淺橋靜脈撕裂
3.3 蛛網膜下隙出血
3.3.1 病因
3.3.2神經病理特徵
3.3.3 臨床特徵
3.4 小腦內出血
3.4.1 病因
3.4.2 神經病理特徵
3.4.3 臨床特徵
3.5 顱內出血的臨床觀察要點和診斷
3.5.1 臨床觀察要點
3.5.2 輔助檢查
3.5.3 診斷和鑑別診斷
4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
4.1 病因和發病機制
4.1.1 原發損傷
4.1.1.1 能量衰竭
4.1.1.2 神經元的興奮毒損傷
4.1.1.3 自由基損傷
4.1.2 再灌注損傷
4.1.2.1 繼發能量衰竭
4.1.2.2 繼發鈣內流增加
4.1.2.3 自由基進一步生成
4.1.3 細胞死亡形式
4.1.4 即刻早期基因
4.1.5 新生兒腦循環特點
4.1.5.1 腦血流分佈不平衡
4.1.5.2 腦血流具有自動調節功能
4.2 神經病理特徵
4.2.1 缺氧性病變
4.2.2 缺血性病變
4.3 臨床特徵和觀察要點
4.3.1 臨床特徵
4.3.2 臨床觀察要點
4.3.2.1 意識狀態
4.3.2.2 反應性
4.3.2.3 腦神經
4.3.2.4 動作和肌張力
4.3.2.5 驚厥
4.4 診斷和鑑別診斷
4.4.1 診斷
4.4.1.1 病史
4.4.1.2 體格檢查
4.4.2 鑑別診斷
4.4.3 輔助檢查
4.4.3.1 實驗室檢查
4.4.3.2 影像診斷
4.4.3.3 腦功能檢查
4.5 早產兒常見腦損傷
4.5.1 早產兒腦損傷概況
4.5.2 腦室周圍白質損傷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4.5.2.1 血管解剖因素
4.5.2.2 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受損和被動壓力腦循環.
4.5.2.3 少突膠質細胞前體對缺血、感染的特殊易損性
4.5.3 早產兒腦損傷的診斷要點
4.5.3.1 臨床診斷
4.5.3.2 影像診斷
4.5.3.3 腦功能檢查
4.5.4 早產兒腦損傷的預後
4.5.4.1 IVH的預後
4.5.4.2 PVL的預後
4.5.5 對腦損傷早產兒的長期隨訪
4.5.6 國內對早產兒腦損傷曰益重視
5 新生兒頭顱CT影像診斷
5.1 CT概況
5.1.1 CT機的問世和發展
5.1.2 CT原理和CT值
5.1.3 CT引入新生兒顱內病變診斷領域
5.2 正常新生兒頭顱CT影像
5.2.1 新生兒頭顱CT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5.2.2 新生兒正常頭顱CT影像
5.2.3 不同胎齡新生兒的頭顱CT特徵
5.2.4 腦室面積測量方法
5.3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CT診斷
5.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CT診斷
5.3.1.1 腦室內出血的CT診斷
5.3.1.2 硬腦膜下出血的CT診斷
5.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CT診斷
5.3.1.4 小腦內出血的CT診斷
5.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CT診斷
5.3.2.1 正常低密度區
5.3.2.2 腦水腫的CT診斷
5.3.2.3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CT診斷
5.3.2.4 腦動脈梗死的CT診斷
5.3.2.5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CT診斷
5.3.2.6 矢狀旁區損傷的CT診斷
5.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CT診斷
5.3.3.1 出血吸收時間的CT診斷
5.3.3.2 腦萎縮的CT診斷
5.3.3.3 孔洞腦的CT診斷
5.3.3.4 腦積水的CT診斷
6 新生兒頭顱B超影像診斷
6.1 B超概況
6.1.1 超聲儀的問世和發展
6.1.2 超聲原理
6.1.3 B超引入新生兒顱內病變診斷領域
6.2 正常新生兒頭顱B超影像
6.2.1 新生兒頭顱B超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6.2.1.1 床邊檢查
6.2.1.2 導電膏的預熱
6.2.1.3 探頭的消毒
6.2.1.4 儀器的調節
6.2.1.5 探頭的選擇
6.2.1.6 檢查部位
6.2.1.7 B超圖像的定位
6.2.2 新生兒正常頭顱B超圖像
6.2.2.1 經前囟作冠狀切面掃瞄
6.2.2.2 經前囟作矢狀切面掃瞄
6.2.2.3 經側囟作水平切面掃瞄
6.2.2.4 經後囪作水平切面掃瞄
6.2.3 頭顱B超常見腦內結構特徵和正常變異
6.2.3.1 側腦室
6.2.3.2 第五腦室和第六腦室
6.2.3.3 脈絡膜叢
6.2.3.4 禽距
6.2.3.5 腦室周圍回聲環
6.2.4 腦室面積測量方法
6.3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B超診斷
6.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1.1 腦室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1.2 硬腦膜下出血的B超診斷
6.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B超診斷
6.3.1.4 小腦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B超診斷
6.3.2.1 腦水腫的B超診斷
6.3.2.2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B超診斷
6.3.2.3 腦動脈梗死的B超診斷
6.3.2.4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B超診斷
6.3.2.5 矢狀旁區損傷的B超診斷
6.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B超診斷
6.3.3.1 出血吸收時間
6.3.3.2 腦萎縮
6.3.3.3 腦積水
6.3.3.4 囊腔改變
6.3.4 宮內病毒感染後室管膜下囊腫的B超診斷
6.4 新生兒腦血流的多普勒檢測
6.4.1 經顱腦血流多普勒檢測
6.4.2 經前囪二聯超聲法腦血流多普勒檢測
6.4.3 腦室內出血新生兒的腦血流動力學變化
6.4.4 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的腦血流動力學變化.
7 新生兒頭顱Mm影像診斷
7.1 磁共振概況
7.1.1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分類和原理
7.1.1.1 普通磁共振成像技術
7.1.1.2 特殊磁共振成像技術
7.1.1.3 定量磁共振技術
7.1.2 磁共振的診斷特性和不足
7.2 正常新生兒頭顱MRI影像
7.2.1 新生兒頭顱MRI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7.2.2 新生兒正常頭顱MRI影像
7.3 新生兒領內病變的MRI診斷
7.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MRI診斷
7.3.1.1 腦室內出血的MRI診斷
7.3.1.2硬腦膜下出血的MRI診斷
7.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MRI診斷
7.3.1.4 小腦內出血的MRI診斷
7.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MRI診斷
7.3.2.1 腦水腫的MRI診斷
7.3.2.2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MRI診斷
7.3.2.3 矢狀旁區損傷的MRI診斷
7.3.2.4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MRI診斷
7.3.2.5 腦動脈梗死的MRI診斷
7.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MRI診斷
8 頭顱B超、CT和MRI的對照
8.1 不同影像診斷方法的臨床系列對照研究
8.1.1 頭顱CT、B超和病理的對照研究
8.1.1.1 對象和方法
8.1.1.2 結果
8.1.2 頭顱B超、CT和MRI的對照研究
8.1.2.1 對象和方法
8.1.2.2 結果
8.1.2.3 三種影像方法的診斷特性比較
8.2 B超、CT、MRI的應用利弊和互補應用
8.2.1 B超、CT、MRI的應用利弊
8.2.1.1 B超應用利弊
8.2.1.2 CT應用利弊
8.2.1.3 MRI應用利弊
8.2.2 CT、B超和MRI的互補應用
9 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的治療
9.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療
9.1.1 一般治療原則
9.1.2 特殊治療方法
9.1.2.1 腦室內出血後腦積水的連續腰穿治療
9.1.2.2 出血後腦積水的外科治療
9.1.2.3 對連續腰穿治療的爭議
9.1.2.4 國內有關腦室內出血後腦積水的連續腰穿治療資料
9.1.2.5 硬腦膜下出血的治療
9.1.2.6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治療
9.1.2.7 小腦內出血的治療
9.2 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治療
9.2.1 疾病極期綜合治療
9.2.1.1 三項支持療法
9.2.1.2 三項對症處理
9.2.2 階段性治療
9.2.2.1 出生4~10日的治療
9.2.2.2 出生10日後的治療
9.2.3 新生兒期後的治療及早期干預
9.2.4 亞低溫治療進展
9.2.5 HIE的治療前景展望
9.3 有關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藥物的本院系列實驗研究
9.3.1 對NMDA受體離子通道拮抗劑美金剛的系列研究
9.3.1.1 對美金剛的藥效學研究
9.3.1.2 對美金剛的毒理學研究
9.3.1.3 美金剛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研究
9.3.1.4 對美金剛在新生動物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9.3.2 對傳統中藥黃芪的缺氧缺血腦保護效果研究
9.3.2.1 鏡下病理研究黃芪對缺氧缺血再灌注損傷腦保護效果
9.3.2.2 測定COX一2基因研究黃芪對缺氧缺血再灌注損傷腦保護效果
9.3.2.3 測定血小板活化因子研究黃芪對再灌注缺氧缺血損傷腦保護效果
附:新生大鼠缺氧實驗裝置的研製
10 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的預防
10.1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危險因素
10.1.1 機械通氣
10.1.2 出生體重和胎齡
10.1.3 血壓
10.1.4 血氣分析
10.1.5 臍動脈插管
10.2 腦室內出血的苯巴比妥預防
10.2.1 Donn等初次研究
10.2.2 其他類似研究
10.2.3 對Donn等所在醫院常規預防應用的評價
10.2.4 國內相關研究
10.2.4.1 本院研究
10.2.4.2 外院研究
10.2.5 對預防應用苯巴比妥的爭議
10.2.6 產前應用苯巴比妥預防腦室內出血
10.2.6.1 國外有關研究
10.2.6.2 國內有關研究
10.2.7 苯巴比妥對腦缺氧缺血性損傷時的驚厥預防
10.3 腦室內出血的其他藥物預防
10.3.1 酚磺乙胺
10.3.2 泮庫溴銨
10.3.3 吲哚美辛
10.3.4 維生素E
10.3.5 維生素K
附錄一 頭顱B超診斷報告單示例(正常)
附錄二 頭顱B超診斷報告單示例(異常)
附錄三 英中文名詞對照(GIossary)1 新生兒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1.1 神經系統的胚胎發育
1.1.1 背側誘導發育
1.1.2 腹側誘導發育
1.1.3 神經元增殖
1.1.4 神經元移行
1.1.5 組織發生
1.1.6 髓鞘形成
1.2 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特點
1.2.1 腦的解剖生理特點
1.2.2 感覺系統的生理發育
1.2.3 運動系統的生理發育
1.2.4 行為發育
1.3 新生兒神經系統的檢查
1.3.1 安靜狀態下的視診
l.3.2 頭部檢查
l.3.3 新生兒反應機敏性
13.4 腦神經檢查
1.3.5 運動系統檢查
1.3.6 輔助檢查
2 新生兒常見先天顱腦畸形
2.1 背側誘導期發育不全引起的缺陷
2.1.1 無腦畸形
2.1.2 腦膨出
2.1.3 脊柱裂
2.1.4 小腦扁桃體延髓聯合畸形
2.2 腹側誘導期發育不全引起的缺陷
2.2.1 腦小畸形
2.2.2 胼胝體發育不全
2.2.3 全前腦畸形
2.2.4 第四腦室中、側孔先天性閉塞
2.2.5 腦穿通畸形
2.3 神經元移行不全引起的缺陷
2.3.1 腦裂畸形
2.3.2 無腦回畸形
2.3.3 腦回肥厚畸形
2.3.4 多微腦回畸形
2.3.5 灰質異位症
3 新生兒顱內出血
3.1 腦室內出血
3.1.1 病因
3.1.2 神經病理特徵
3.1.3 臨床特徵
3.2 硬腦膜下出血或腦外出血
3.2.1 病因
3.2.2 神經病理特徵
3.2.3 臨床特徵
3.2.3.1 腦幕撕裂
3.2.3.2 腦鐮撕裂
3.2.3.3 大腦表淺橋靜脈撕裂
3.3 蛛網膜下隙出血
3.3.1 病因
3.3.2神經病理特徵
3.3.3 臨床特徵
3.4 小腦內出血
3.4.1 病因
3.4.2 神經病理特徵
3.4.3 臨床特徵
3.5 顱內出血的臨床觀察要點和診斷
3.5.1 臨床觀察要點
3.5.2 輔助檢查
3.5.3 診斷和鑑別診斷
4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
4.1 病因和發病機制
4.1.1 原發損傷
4.1.1.1 能量衰竭
4.1.1.2 神經元的興奮毒損傷
4.1.1.3 自由基損傷
4.1.2 再灌注損傷
4.1.2.1 繼發能量衰竭
4.1.2.2 繼發鈣內流增加
4.1.2.3 自由基進一步生成
4.1.3 細胞死亡形式
4.1.4 即刻早期基因
4.1.5 新生兒腦循環特點
4.1.5.1 腦血流分佈不平衡
4.1.5.2 腦血流具有自動調節功能
4.2 神經病理特徵
4.2.1 缺氧性病變
4.2.2 缺血性病變
4.3 臨床特徵和觀察要點
4.3.1 臨床特徵
4.3.2 臨床觀察要點
4.3.2.1 意識狀態
4.3.2.2 反應性
4.3.2.3 腦神經
4.3.2.4 動作和肌張力
4.3.2.5 驚厥
4.4 診斷和鑑別診斷
4.4.1 診斷
4.4.1.1 病史
4.4.1.2 體格檢查
4.4.2 鑑別診斷
4.4.3 輔助檢查
4.4.3.1 實驗室檢查
4.4.3.2 影像診斷
4.4.3.3 腦功能檢查
4.5 早產兒常見腦損傷
4.5.1 早產兒腦損傷概況
4.5.2 腦室周圍白質損傷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4.5.2.1 血管解剖因素
4.5.2.2 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受損和被動壓力腦循環.
4.5.2.3 少突膠質細胞前體對缺血、感染的特殊易損性
4.5.3 早產兒腦損傷的診斷要點
4.5.3.1 臨床診斷
4.5.3.2 影像診斷
4.5.3.3 腦功能檢查
4.5.4 早產兒腦損傷的預後
4.5.4.1 IVH的預後
4.5.4.2 PVL的預後
4.5.5 對腦損傷早產兒的長期隨訪
4.5.6 國內對早產兒腦損傷曰益重視
5 新生兒頭顱CT影像診斷
5.1 CT概況
5.1.1 CT機的問世和發展
5.1.2 CT原理和CT值
5.1.3 CT引入新生兒顱內病變診斷領域
5.2 正常新生兒頭顱CT影像
5.2.1 新生兒頭顱CT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5.2.2 新生兒正常頭顱CT影像
5.2.3 不同胎齡新生兒的頭顱CT特徵
5.2.4 腦室面積測量方法
5.3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CT診斷
5.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CT診斷
5.3.1.1 腦室內出血的CT診斷
5.3.1.2 硬腦膜下出血的CT診斷
5.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CT診斷
5.3.1.4 小腦內出血的CT診斷
5.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CT診斷
5.3.2.1 正常低密度區
5.3.2.2 腦水腫的CT診斷
5.3.2.3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CT診斷
5.3.2.4 腦動脈梗死的CT診斷
5.3.2.5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CT診斷
5.3.2.6 矢狀旁區損傷的CT診斷
5.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CT診斷
5.3.3.1 出血吸收時間的CT診斷
5.3.3.2 腦萎縮的CT診斷
5.3.3.3 孔洞腦的CT診斷
5.3.3.4 腦積水的CT診斷
6 新生兒頭顱B超影像診斷
6.1 B超概況
6.1.1 超聲儀的問世和發展
6.1.2 超聲原理
6.1.3 B超引入新生兒顱內病變診斷領域
6.2 正常新生兒頭顱B超影像
6.2.1 新生兒頭顱B超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6.2.1.1 床邊檢查
6.2.1.2 導電膏的預熱
6.2.1.3 探頭的消毒
6.2.1.4 儀器的調節
6.2.1.5 探頭的選擇
6.2.1.6 檢查部位
6.2.1.7 B超圖像的定位
6.2.2 新生兒正常頭顱B超圖像
6.2.2.1 經前囟作冠狀切面掃瞄
6.2.2.2 經前囟作矢狀切面掃瞄
6.2.2.3 經側囟作水平切面掃瞄
6.2.2.4 經後囪作水平切面掃瞄
6.2.3 頭顱B超常見腦內結構特徵和正常變異
6.2.3.1 側腦室
6.2.3.2 第五腦室和第六腦室
6.2.3.3 脈絡膜叢
6.2.3.4 禽距
6.2.3.5 腦室周圍回聲環
6.2.4 腦室面積測量方法
6.3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B超診斷
6.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1.1 腦室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1.2 硬腦膜下出血的B超診斷
6.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B超診斷
6.3.1.4 小腦內出血的B超診斷
6.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B超診斷
6.3.2.1 腦水腫的B超診斷
6.3.2.2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B超診斷
6.3.2.3 腦動脈梗死的B超診斷
6.3.2.4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B超診斷
63.2.5 矢狀旁區損傷的B超診斷
6.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B超診斷
6.3.3.1 出血吸收時間
6.3.3.2 腦萎縮
6.3.33 腦積水
63.3.4 囊腔改變
6.3.4 宮內病毒感染後室管膜下囊腫的B超診斷
6.4 新生兒腦血流的多普勒檢測
6.4.1 經顱腦血流多普勒檢測
6.4.2 經前囪二聯超聲法腦血流多普勒檢測
6.4.3 腦室內出血新生兒的腦血流動力學變化
6.4.4 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的腦血流動力學變化.
7 新生兒頭顱Mm影像診斷
7.1 磁共振概況
7.1.1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分類和原理
7.1.1.1 普通磁共振成像技術
7.1.1.2 特殊磁共振成像技術
7.1.1.3 定量磁共振技術
7.1.2 磁共振的診斷特性和不足
7.2 正常新生兒頭顱MRI影像
7.2.1 新生兒頭顱MRI檢查方法及注意點
7.2.2 新生兒正常頭顱MRI影像
7.3 新生兒領內病變的MRI診斷
7.3.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MRI診斷
7.3.1.1 腦室內出血的MRI診斷
7.3.1.2硬腦膜下出血的MRI診斷
7.3.1.3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MRI診斷
7.3.1.4 小腦內出血的MRI診斷
7.3.2 新生兒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MRI診斷
7.3.2.1 腦水腫的MRI診斷
7.3.2.2 基底核丘腦損傷的MRI診斷
7.3.2.3 矢狀旁區損傷的MRI診斷
7.3.2.4 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MRI診斷
7.3.2.5 腦動脈梗死的MRI診斷
7.3.3 顱內病變轉歸及後遺改變的MRI診斷
8 頭顱B超、CT和MRI的對照
8.1 不同影像診斷方法的臨床系列對照研究
8.1.1 頭顱CT、B超和病理的對照研究
8.1.1.1 對象和方法
8.1.1.2 結果
8.1.2 頭顱B超、CT和MRI的對照研究
8.1.2.1 對象和方法
8.1.2.2 結果
8.1.2.3 三種影像方法的診斷特性比較
8.2 B超、CT、MRI的應用利弊和互補應用
8.2.1 B超、CT、MRI的應用利弊
8.2.1.1 B超應用利弊
8.2.1.2 CT應用利弊
8.2.1.3 MRI應用利弊
8.2.2 CT、B超和MRI的互補應用
9 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的治療
9.1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治療
9.1.1 一般治療原則
9.1.2 特殊治療方法
9.1.2.1 腦室內出血後腦積水的連續腰穿治療
9.1.2.2 出血後腦積水的外科治療
9.1.2.3 對連續腰穿治療的爭議
9.1.2.4 國內有關腦室內出血後腦積水的連續腰穿治療資料
9.1.2.5 硬腦膜下出血的治療
9.1.2.6 蛛網膜下隙出血的治療
9.1.2.7 小腦內出血的治療
9.2 腦缺氧缺血性損傷的治療
9.2.1 疾病極期綜合治療
9.2.1.1 三項支持療法
9.2.1.2 三項對症處理
9.2.2 階段性治療
9.2.2.1 出生4~10日的治療
9.2.2.2 出生10日後的治療
9.2.3 新生兒期後的治療及早期干預
9.2.4 亞低溫治療進展
9.2.5 HIE的治療前景展望
9.3 有關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藥物的本院系列實驗研究
9.3.1 對NMDA受體離子通道拮抗劑美金剛的系列研究
9.3.1.1 對美金剛的藥效學研究
9.3.1.2 對美金剛的毒理學研究
9.3.1.3 美金剛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研究
9.3.1.4 對美金剛在新生動物體內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9.3.2 對傳統中藥黃芪的缺氧缺血腦保護效果研究
9.3.2.1 鏡下病理研究黃芪對缺氧缺血再灌注損傷腦保護效果
9.3.2.2 測定COX一2基因研究黃芪對缺氧缺血再灌注損傷腦保護效果
9.3.2.3 測定血小板活化因子研究黃芪對再灌注缺氧缺血損傷腦保護效果
附:新生大鼠缺氧實驗裝置的研製
10 新生兒常見顱內病變的預防
10.1 新生兒顱內病變的危險因素
10.1.1 機械通氣
10.1.2 出生體重和胎齡
10.1.3 血壓
10.1.4 血氣分析
10.1.5 臍動脈插管
10.2 腦室內出血的苯巴比妥預防
10.2.1 Donn等初次研究
10.2.2 其他類似研究
10.2.3 對Donn等所在醫院常規預防應用的評價
10.2.4 國內相關研究
10.2.4.1 本院研究
10.2.4.2 外院研究
10.2.5 對預防應用苯巴比妥的爭議
10.2.6 產前應用苯巴比妥預防腦室內出血
10.2.6.1 國外有關研究
10.2.6.2 國內有關研究
10.2.7 苯巴比妥對腦缺氧缺血性損傷時的驚厥預防
10.3 腦室內出血的其他藥物預防
10.3.1 酚磺乙胺
10.3.2 泮庫溴銨
10.3.3 吲哚美辛
10.3.4 維生素E
10.3.5 維生素K
附錄一 頭顱B超診斷報告單示例(正常)
附錄二 頭顱B超診斷報告單示例(異常)
附錄三 英中文名詞對照(GIossary)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