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

  • 作者:王德祿 等 著
  •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4-01
  • 商品編號: 10993280

    印刷時間:2012-04-01


HK$74.2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講述了硅谷與中關村之間大量跨區域創業的故事;描述了華人在硅谷發展中的作用;探索了硅谷與新竹、班加羅爾和中關村之間的區域輻射模式;揭示了創新創業集聚區崛起的訣竅是與硅谷建立人脈網絡。
  作為中關村發展的親歷者、研究者,作者從近百次對創業者、投資者、企業家的深入訪談,結合20餘年來對中關村的把脈中,找到了答案……
  動力的核心是人脈!人脈讓硅谷和中關村互聯,讓中關村和高新區互聯;人脈,讓投資者與創業者互聯,讓企業家與投資者互聯;人脈,讓智者與創新互聯,讓今天與未來互聯……
  如果你是飽含激情的創業者,面向未來的投資者,主導經濟的設計者,高新區的耕耘者,崛起中國的擁護者,加入我們織就人脈網絡的大軍吧!

 

目錄

第1章 開拓:華人在硅谷的歷程 
1.1 被遺忘的硅谷早期華人開拓史(1848—1945)
1.1.1 金山、華工和排華法案
1.1.2 硅谷是在「中國城」上建起來的 
1.1.3 硅谷:果園里長出的高科技搖籃 
1.2 硅谷電腦與華人(1950—1980)
1.2.1 仙童分裂和半導體時代的到來 
1.2.2 改變世界:個人電腦時代從硅谷開始 
1.2.3 華人科技創業的起步 
1.2.4 個人電腦給華商帶來的機會
1.3 硅谷華人創業夢之隊:橡子園 
1.3.1 陳五福:事業有陳,五福臨門 
1.3.2 臧大化:大而化之謂之道 
1.3.3 龔行憲:大道行也,以垂憲象 
1.3.4 王大成:有容乃大,地平天成 
1.3.5 朱偉人:居功至偉,百年樹人 
1.4 華人三代留美高潮 
1.4.1 作為美國少數族裔的華人 
1.4.2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留美高潮 
1.4.3 打開國門後的中國大陸留學生 
本章參考文獻 
第2章 創新:中國學者眼中的硅谷 
2.1 多維透視硅谷模式 
2.1.1 數字硅谷
2.1.2 《硅谷優勢》:斯坦福學者如是說 
2.1.3 戈登‧摩爾:創業者的觀點 
2.1.4 我們對硅谷模式的新看法 
2.2 系列創業家、天使與風險投資 
2.2.1 硅谷的系列創業家 
2.2.2 點燃創業引擎的天使投資
2.2.3 作為「創業導師」的天使投資人 
2.2.4 沙丘路:風險投資集聚地 
2.3 新興產業改變世界
2.3.1 硅谷:新興產業的策源地 
2.3.2 改變世界夢想的創業者 
2.3.3 用商業模式改變世界 
2.3.4 那些改變了世界的大企業 
2.4 一流大學:硅谷創新力量的來源 
2.4.1 斯坦福大學與加州伯克利分校 
2.4.2 硅谷產學研的創新循環
2.4.3 硅谷大學衍生企業 
2.4.4 大學技術許可辦公室 
2.4.5 大學支持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氛圍 
2.5 中關村距世界第一有多遠 
2.5.1 自主創新:核心是產權制度改革 
2.5.2 中關村的產業原創能力不足
2.5.3 大學:重新走進「象牙塔」 
2.5.4 天使投資:中關村原創新興產業缺失的一環
2.5.5 中關村管委會:美國次一級政府應該學中國 
本章參考文獻 
第3章 輻射:硅谷的全球影響力 
3.1 人的力量:硅谷區域輻射 
3.1.1 不是複製硅谷,而是與硅谷建立人脈
3.1.2 硅谷的移民創業網絡
3.1.3 回到祖國的跨區域創業者 
3.2 中國新竹園區:成功模仿硅谷的先聲
3.2.1 早期台灣地區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3.2.2 新竹科學工業園的形成 
3.2.3 來自硅谷的創業者和投資人 
3.2.4 新竹崛起:硅谷創新模式在台灣地區 
3.3 印度班加羅爾:承接「硅谷」 
3.3.1 印度人在硅谷 
3.3.2 跨區域創業者與「千年蟲」歷史機遇
3.3.3 班加羅爾科技資源的集聚
3.4 以色列與硅谷:天然的人脈聯繫 
3.4.1 猶太人:硅谷創業和風投的中堅力量 
3.4.2 高科技產業起步:硅谷公司在以色列 
3.4.3 政府的作用:風險投資和孵化器 
3.4.4 以色列的跨區域創業者 
3.4.5 以色列:「創業的國度」 
本章參考文獻 
第4章 學習:中關村與硅谷的互動 
4.1 硅谷:從老師到同伴 
4.1.1 學習硅谷:科技人員下海創業 
4.1.2 中關村與硅谷多層次互動 
4.1.3 在硅谷與中關村之間跨區域創業 
4.2 中關村學習硅谷 
4.2.1 新技術革命浪潮衝擊中關村 
4.2.2 陳春先:效仿硅谷第一人 
4.2.3 電子一條街:中關村與硅谷早期的產業聯通 
4.2.4 胡昭廣:政府中學習硅谷第一人 
4.3 中關村與硅谷建立多層次產業聯繫 
4.3.1 早期中關村的角色:硅谷產品代理與漢化 
4.3.2 王志東:第一個中關村版的硅谷企業模式 
4.3.3 硅谷企業在中關村設研發中心
4.3.4 跨區域創業:中關村的互聯網產業 
4.3.5 駐硅谷辦事處:中關村搶灘創新前沿 
4.4 在硅谷與中關村之間跨區域創業 
4.4.1 留學生歸國創業與風投:開啟中關村與硅谷互動的新局面 
4.4.2 人脈網絡的作用:硅谷中關村區域輻射新模型
4.4.3 數字中關村:1988—2010 
本章參考文獻 
第5章 創業:硅谷的中國大陸留學生 
5.1 20世紀90年代創業先行者
5.1.1 中國大陸留學生創業者在硅谷的出現 
5.1.2 中國大陸留學生硅谷創業潮 
5.1.3 朱敏夫婦:硅谷創業俠侶 
5.1.4 陳宏:擁有大量人脈的創業者 
5.1.5 鄧鋒:硅谷創業清華系 
5.1.6 曹小帆:在打工過程中學會創業 
5.2 創業在新世紀 
5.2.1 謝青:構築網絡安全堡壘
5.2.2 閻先濤:硅谷綠色經濟的弄潮兒 
5.2.3 金海平:開拓全球定位系統的新領域 
5.2.4 李同寧:硅谷光電女強人 
5.3 中國大陸留學生社群
5.3.1 硅谷中國大陸留學生社群 
5.3.2 硅谷中國大陸同學會:他鄉遇故知 
5.3.3 硅谷華人專業社團 
5.3.4 硅谷兩岸華人協會融合發展 
本章參考文獻 
第6章 海歸:硅谷留學生創業中關村 
6.1 互聯網:緊跟硅谷產業發展 
6.1.1 中關村硅谷互聯網產業聯繫 
6.1.2 陳一舟:從校友錄到網絡社群 
6.1.3 李彥宏:眾裡尋他千百度 
6.1.4 楊浩湧:從硅谷回來「趕集」 
6.2 集成電路:硅谷海歸衝擊產業前沿 
6.2.1 中關村硅谷集成電路產業聯繫 
6.2.2 鄧中翰:中國微電子產業的星光 
6.2.3 陳大同:幫助中國通信產業展翅翱翔 
6.3 軟件:專注於細分領域 
6.3.1 中關村硅谷軟件產業聯繫 
6.3.2 楊大川:中關村的系列創業者 
6.3.3 劉世平:從硅谷「挖」回中關村
6.3.4 黃勁:從教育軟件到軟件教育 
6.4 生物醫藥:追趕朝陽
6.4.1 中關村硅谷生物醫藥產業聯繫 
6.4.2 吳越:硅谷中關村間的生物研發外包鏈接 
6.4.3 黎志良:做生物製藥領域的「中國製造」 
6.5 海歸創業的土壤 
6.5.1 中關村海歸創業概覽
6.5.2 留學人員創業園 
6.5.3 海歸創業政策一條龍 
本章參考文獻 
第7章 風投:硅谷創新模式落地中關村 
7.1 從創業者到風險投資商 
7.1.1 風險投資的起源 
7.1.2 從創業者到風險投資商的轉變 
7.1.3 中關村早期風險投資
7.2 從硅谷進入中關村的風險投資機構 
7.2.1 中關村創業者接受來自硅谷的風險投資 
7.2.2 新浪:中關村與硅谷的第一次產業合作 
7.2.3 最早進入中關村的風投機構——美國國際數據集團
7.2.4 成長在中關村的加州紅杉 
7.2.5 投資中關村的華裔風投——華登國際 
7.3 硅谷創業成功的留學生回中關村風險投資
7.3.1 朱敏:產業領袖和資本領袖相結合的產業組織者
7.3.2 陳宏:用人際網絡來編制漢能
7.3.3 陳大同:投資人的實業理念與社會責任 
7.3.4 葉東:從V2V到青雲創投 
7.3.5 陳亦工:硅谷中關村間的中介橋樑 
7.4 中關村的創業者轉變為風險投資人 
7.4.1 柳傳志:從創業者到投資人 
7.4.2 雷軍:「移動互聯網」的天使投資 
7.4.3 中關村的天使投資 
本章參考文獻 
第8章 人脈:硅谷和中關村創新網絡的核心 
8.1 從華人社群到創業人脈網絡的演進
8.1.1 硅谷華人社群:傳統向高科技創業功能的變遷 
8.1.2 硅谷的中國大陸留學生社群:從融入到自組織 
8.1.3 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的形成 
8.2 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的內涵解析 
8.2.1 創業: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的核心功能 
8.2.2 跨區域創業支撐全球鏈接
8.2.3 跨區域創業者成為新興產業的組織者 
8.2.4 網絡:硅谷中關村人脈關係的內在規律 
8.3 硅谷中關村人脈網絡發展趨勢 
8.3.1 硅谷中關村創造新興產業 
8.3.2 中關村:與硅谷對接的全球創新亮點 
本章參考文獻
第9章 未來:硅谷中關村與全球鏈接 
9.1 硅谷與中國高新區 
9.1.1 硅谷與中國火炬 
9.1.2 硅谷與中國高新區 
9.2 《硅谷指數》與中關村 
9.2.1 《硅谷指數》:硅谷社會經濟生態系統的年度評價 
9.2.2 《硅谷指數》的特別分析
9.2.3 中關村產業發展報告 
9.2.4 從兩個報告看兩地產業發展的同步性 
9.3 硅谷與中關村:全球鏈接幹道 
9.3.1 新經濟模式的興起 
9.3.2 硅谷—中關村的全球鏈接
9.3.3 全球鏈接新模式 
9.3.4 全球創新版圖變遷 
本章參考文獻 
附錄 本書訪談一覽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