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龍虎榜
2024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排名指南
最近十一年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小學/幼稚園50強完整版榜單:
2024202320222021/20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
教育競爭力評比體系說明
校風評比體系說明
服务全球华人的中英文書籍網上書店
您的購物車是空的

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發生史(套裝共3冊)

  • 作者:劉金波,王傑泓,高文強,李建中 著
  •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2-01
  • 版次:1
  • 商品編號: 10302632

    頁數:739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ISBN:9787307073784


HK$163.80 (速遞費用須知)
購買額滿HK$158免運費
免郵費優惠僅限香港、澳门、
台灣及中國大陸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發生史(套裝共3冊)》包括:《卷:道法自然》、《卷:得意忘言》、《卷》。《卷:道法自然》主要內容簡介:老子的文藝思想對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影響巨大,特別是圍繞其最高概念「道」而形成的一系範疇如氣、象、有、無、虛、實、反、奇、味、妙、虛靜、自然等,幾乎都成為後世文藝理論中的重要範疇,在古代文藝批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卷:道法自然》的主旨便是對《老子》中的這些文論範疇展開發生學研究,通過推源溯流以釐清它們在文藝批評史中是如何發揮重要作用的。本卷從《老子》眾多文論範疇中選取了「道」、「自然」、「反」、「味」和「妙」五個關鍵詞,在研究中運用「釋名章義」、「原本表末」、「敷理舉統」的方法,對他們哲學內涵的發生、文論內涵的生成以及對後世文論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與闡釋,從「本體」、「創作」、「方法」、「批評」、「鑑賞」等方面考察了《老子》文論範疇的發生源流及其對古代文藝理論的深遠影響。本卷通過對《老子》文論範疇的整理與研究,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問題理論元典之一的重要地位。
《卷:得意忘言》主要內容簡介:範疇的發生與流變史體現著審美意識的更新和藝術追求不斷演變的軌跡。對國學經典《莊子》作範疇學的清理與研究是「中國傳統文論的現代轉化與再生」的一次務實的嘗試。在立足於「考其原始、釋其內涵、辨其演變」的寫作原則的基礎上,本卷酌情選取《莊子》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五組文論範疇或「關鍵詞」——「美」與「大」、「心齋」與「坐忘」、「游心」與「物化」、「道」與「技」、「言」與「意」,兩兩相配,互映互釋,分別從審美與藝術活動的理想、文藝創造主體的審美態度、心理狀態、理法技巧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的言意特徵等多個方面扼要地勾勒出莊子文論思想的精髓與概貌。全卷始終堅持釋名以彰義、原始以表末、敷理以舉統之法,著實闡明《莊子》文論範疇的本義、衍義及其在文論發展史上的影響。
《卷》主要內容簡介:《禮記》是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之彙編,是一部多學科性的學術史,也是一部秦漢以前的社會生活史。本卷嘗試從文學理論的角度重新解讀《禮記》,從內容繁複的《禮記》中酌取富有代表性的四個文學理論範疇或關鍵詞——「禮」、「情」、「樂」、「和」。本捲著重研究這四個文論範疇的發生、流變、相互關係及其對後世文論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勾勒《禮記》文論思想之概貌,攝取《禮記》文論範疇之精華,歸納《禮記》以「禮」為本原,以「情」為機制,以「樂」為功用,以「和」為歸依的文論圖式,推演其發乎情、止乎禮、興乎樂、至於和的文論脈絡,標舉其以禮節情、以樂發和、以和為美的審美理想。
目錄
《卷:道法自然》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道
第一節 「道者,理也」:「道」之哲學義生成
一、「道」的哲學內涵
二、「道」的行上淵源
三、「道」的接受流變
第二節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道」之文論義生成
一、「道」的文論內涵之一:文之原
二、「道」的文論內涵之二:言之極
三、「道」的文論內涵之三:神之境
第三節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之文論史影響
一、「道」與「言不盡意」
二、「道」與「澄懷味象」
三、「道」與「氣韻生動」
四、「道」與「境生象外」

第二章 自然
第一節 「自然者,無為也」:「自然」之哲學義發生
一、「自然」的詞源考察
二、「自然」的哲學內涵
三、「自然」的接受流變
第二節 「莫之命而常自然」:「自然」之文論義生成
一、「自然」的文論內涵之一:混成之美
二、「自然」的文論內涵之二:無為之法
三、「自然」的文論內涵之三:樸素之辭
第三節 「無為而無不為」:「自然」之文論史影響
一、「自然」與「直尋」
二、「自然」與「清空」
三、「自然」與「童心」
四、「自然」與「本色」

第三章 反
第一節 「反者道之動」:「反」之哲學義發生
一、「反」的詞源考察
二、「反」的哲學內涵
三、「反」的接受流變
第二節 「正言若反」:「反」之文論義生成
一、「反」的文論內涵之一:有無相生
二、「反」的文論內涵之二:正言若反
三、「反」的文論內涵之三:返朴歸真
第三節 「與物反然後大順」:「反」之文論史影響
一、「反」與「虛實」論
二、「反」與「奇正」論
三、「反」與「巧拙」論
四、「反」與「動靜」論

第四章 味
第一節 「味者,滋味也」:「味」之哲學義發生
一、「味」的詞源考察
二、「味」的哲學內涵
三、「味」的接受流變
第二節 「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味」之文論義生成
一、「味」的文論內涵之一:淡乎無味
二、「味」的文論內涵之二:味之無極
第三節 「五味令人口爽」:「味」之文論史影響
一:「味」與「滋味」
二:「味」與「韻味」

第五章 妙
第一節 「妙者,微之極也」:「妙」之哲學義發生
一、「妙」的詞源考察
二、「妙」的哲學內涵
三、「妙」的接受流變
第二節 「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妙」字之文論義生成
一、「妙」的文論內涵之一:無限之境
二、「妙」的文論內涵之二:妙不可言
第三節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之文論史影響
一、「妙」與「化境」
二、「妙」與「妙悟」
參考文獻
後記

《卷:得意忘言》目錄:
前沿
第一章 「美」與「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一節 「美」之發生
一、「美」之意域及其在《莊子》中的具體意義指向
二、「美」與《莊子》的文藝思想體系
三、《莊子》之「美」:不失其「性」與「法天貴真」
第二節 「美」之為「大」
一、「美」之為「大」:「化」而忘情以合於「天」
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三、比較視域中的「大美」
第三節 《莊子》之「大美」思想的影響與流變
一、「大美」思想影響下的藝術觀念與實踐
二、「大美」思想與古典美醜觀
三、《莊子》「大美」觀對後世文藝思想的影響

第二章 「心齋」與「坐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
第一節 「心齋」之發生
一、「心齋」釋
二、「心齋」與「直觀」
第二節 「坐忘」之發生
一、「坐忘」釋
二、「坐忘」與「迷狂」
第三節 《莊子》之「心齋」、「坐忘」思想的本質及其流變
一、「虛靜」:「心齋」、「坐忘」的本質
二、「無待」以「適」:「心齋」、「坐忘」的美學意味

第三章 「游心」與「物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
第一節 「游心」之發生
一、「游心」釋
二、「游心」與「遊戲」
第二節 「物化」之發生
一、「物化」釋
二、「物化」與「移情」
第三節 《莊子》「游心」、「物化」觀對後世中國文論的影響

第四章 「道」與「技」——「道也,進乎技矣」
第一節 「道」之發生
一、「道」:共享概念背後的觀念種種
二、《莊子》之「道」
三、《莊子》論「道」之所存
第二節 因「技」進「道」
一、因「技」進「道」
二、「技」之所成:去「機心」而重「神」
第三節 《莊子》「道」「技」觀之於文藝思想的意義及其影響

第五章 「言」與「意」——「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第一節 先秦的「言意之辨」:《莊子》詩學語言觀發生的哲學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二、先秦的「言意之辨」
第二節 「言不盡意」:《莊子》詩學語言觀的基本內涵
一、「道不可言」
二、「言不盡意」
三、「卮言曼衍」
四、「得意忘言」
第三節 《莊子》「言不盡意」觀對後世文論之影響
主要參考書目

《卷》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禮
第一節 夫禮,必本於大一
一、自然法則:禮者,天地之序也
二、天命之性:禮因人情而為之
三、人道之始: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
第二節 禮者,即事之治也
一、禮之功用: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
二、禮之構成: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三、禮之表現:禮也者。動於外者也
第三節 禮也者,理也
一、禮與詩:詩之所至,禮亦至焉
二、禮與情:發乎情,止乎禮義
三:禮與法:禮之大體,體天地,法四時

第二章 情
第一節 情,實也
一、範疇原始:人之陰氣有欲者
二、義項探微:情,性也
三、審美溯源: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第二節 情者,性之動
一、情之屬性: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二、情之發生:應物斯感,情以物遷
三、情之昇華:高下任意,情偽由己
第三節 合情飾貌者,利樂之事也
一、情與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二、情與性:利貞者,性情也
三、情與理:夫情必依於理,情得然後理真

第三章 樂
第一節 樂也者,動與內者也
一、深層本體:樂者,天地之和也
二、現實來源:樂者,音之所由生也
三、表現形態:樂由中出故靜
第二節 樂者,通倫理者也
一、樂之功用: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二、樂之機理:樂以和其聲,致樂以治心
三、樂之準則:制《雅》《頌》之聲以道之
第三節 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
一、樂與聲律: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
二、樂與通變:五帝殊時,不相沿樂
三、樂與致味:一唱而三歎,有遺音者矣

第四章 和
第一節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一、宇宙之和:陰陽和而萬物得
二、人倫之和:禮之用,和為貴
三、審美之和: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四、關係之和: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
第二節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和與同:君子和而不同
二、和與分:物相分而不失其和
三、和與諧:和者,諧也
四、和與合:保合太和乃利貞
五、和與一:審一以定和
第三節 順氣成象,而和樂至焉
一、和與文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二、和與情景:情景互藏其宅,合而為一
三、和與意境:意與境渾,思與境偕
結語

參考文獻 



我們接受以下的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JCB 信用卡、PayPal、銀行轉帳。